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31 a)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1-31 a的9个样地样方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总体来看,三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加权平均值最大值均在退耕后的前8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减小,退耕4a后逐渐增大,退耕24a期间达到了加权平均值的最大,最后趋于稳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退耕4a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值出现,随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不同退耕年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退耕8 a前后加权平均值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土壤酶活性总趋势随着退耕地自然演替时间的增加呈波动式下降.不同土壤层次(0-10 cm,10-20 cm,20-30 cm及30-4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显著降低,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占有较大比例.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一个极其缓慢的互动过程,存在着互相回馈的响应,特别是真菌与放线菌、微生物量氮及蔗糖酶,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微生物量碳与磷酸酶,微生物量氮与脲酶,微生物量磷与蔗糖酶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总体来看在退耕年限4-5 a前,有利于土壤发育,退耕后期土壤肥力呈下降的趋势.
推荐文章
石羊河中下游退耕地土壤系统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石羊河中下游
退耕地
土壤系统
演变规律
驱动机制
石羊河中下游不同退耕年限次生草地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石羊河中下游
退耕年限
理化特性
土壤微生物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相关性
长白山
苔原带
植被变化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土壤微生物变化及土壤酶活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年,卷(期) 2016,(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69-477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1228259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8)
共引文献  (457)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01)
二级引证文献  (82)
1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5(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1(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6)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20(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