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31 a)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1-31 a的9个样地样方中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总体来看,三大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加权平均值最大值均在退耕后的前8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减小,退耕4a后逐渐增大,退耕24a期间达到了加权平均值的最大,最后趋于稳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退耕4a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值出现,随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不同退耕年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在退耕初期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退耕8 a前后加权平均值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土壤酶活性总趋势随着退耕地自然演替时间的增加呈波动式下降.不同土壤层次(0-10 cm,10-20 cm,20-30 cm及30-40 cm),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显著降低,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占有较大比例.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一个极其缓慢的互动过程,存在着互相回馈的响应,特别是真菌与放线菌、微生物量氮及蔗糖酶,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微生物量碳与磷酸酶,微生物量氮与脲酶,微生物量磷与蔗糖酶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总体来看在退耕年限4-5 a前,有利于土壤发育,退耕后期土壤肥力呈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