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2009-2013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对居民伤害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该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38.50/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除65岁年龄组外,均呈现男性伤害死亡率大于女性的特点。5年间居民交通事故伤害所致寿命损失年最高(5040人年),其次为自杀(3960人年)和意外跌落(3027.50人年)、溺水伤害造成的平均减寿年数最高(28.14人年),其次为被杀(25.26人年)和自杀(23.02人年)。结论:伤害已构成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儿童溺水、成年人交通事故和自杀的预防与控制,对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伤害所致的居民寿命损失。
推荐文章
彭州市2002-2006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伤害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减寿年数
2013年浙江省台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伤害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意外跌落
交通事故
台州
哈尔滨市区1988-2009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伤害
死亡率
事故,交通
死亡原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2013年武汉市某区居民伤害死亡及减寿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与社会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害 死亡 寿命损失 武汉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社会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95.3
字数 32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23/j.yxysh.2016.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勋 8 66 4.0 8.0
2 朱耀辉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8 53 4.0 7.0
3 李存禄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7 40 4.0 6.0
4 朱慈华 11 86 5.0 9.0
5 吕红艳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害
死亡
寿命损失
武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社会
月刊
1006-5563
42-1387/R
大16开
武汉航空路13号
38-27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9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