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经》中“肾藏志”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但也存在“肾藏精志”的说法.古代医家多依据《难经》中肾有两枚左肾、右命门故可分别藏精与志来理解和应用“肾藏精志”理论,这似乎并非《难经》中“肾藏精与志”的认识基础.道文化中非常重视“精”,精为生生循环之性,是生命活动中有无相生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原因,是道生万物在人生命活动的体现.肾主志是以精为基础,人自强不息的毅力和耐力即源于此.神、魄、魂、意皆是以精为基础而产生.神机和气立所主导的生命活动中升降出入的气化循环,也依赖精的生生循环之性.所以肾藏精志更能反应“五脏藏神”理论中神对身心活动主宰作用的本质内涵.“五脏藏神”理论同样具有天人合一、人天相应的整体观.
推荐文章
论《内经》情志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
情志理论
临床应用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情志致病特点
黄帝内经
情志致病特点
从神、意、志论健忘
中医
健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内经》中肾之神为精志
来源期刊 吉林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经》 《难经》 《道德经》 五脏藏神 生生循环之性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3-9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1.3
字数 53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6.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双庆 187 831 14.0 23.0
2 刘哲 22 8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8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经》
《难经》
《道德经》
五脏藏神
生生循环之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中医药
月刊
1003-5699
22-1119/R
大16开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4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