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季羡林在《中国佛教史》总序中说:"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最终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佛教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团体。中国人民不管信佛教与不信佛教的,都必须了解佛教的真相,这会大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在此摘录这段话,是因其高度地概括出我到处寻访佛教遗迹的动机。虽然佛教是外来教,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禅学案》一书中收有1953年日本禅学家铃木大拙的一段话:"禅是中国佛教运动的一部分,
推荐文章
简论民国时期流传于西北的佛教宗派法幢宗
心道法师
法幢宗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
海域管理中的宗海图编绘
宗海图
海域管理
海洋测绘
宗海位置图
宗海界址图
头孢拉宗的合成
头孢拉宗
D-苏氨酸
合成
《陈靖姑宗祖》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解读
《陈靖姑宗祖》
闾山教
临水夫人
民间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觅宗记:佛教八宗一派遗迹寻访
来源期刊 全国新书目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遗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现实生活 中国人民 季羡林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B947.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佛教史
遗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现实生活
中国人民
季羡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国新书目
月刊
0578-073X
11-1683/G2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6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