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测定大鼠肝微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肝缺血1h、2h和3h组(OPT1h,OPT2h,OPT 3 h),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微循环血流变化,以局部加热刺激试验和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st occlusive reactive hyperemia,PORH)试验分别评价肝微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正常大鼠肝微循环血流基线值为(198.30±8.98) PU,局部加热刺激后血流增加至(239.30±9.84) PU;PORH试验的基线、阻断后和反应性充血后的微循环血流值分别为(204.40±11.80) PU、(94.43±29.26) PU和(268.90±22.16) PU.大鼠肝经历不同时间的缺血和再灌注后,OPT 1 h、OPT 2 h和OPT 3 h组的加热刺激试验各血流值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5),且OPT 3h组显著低于OPT 1 h组(P<0.01)和OPT 2 h组(P<0.05).计算各组各时间点加热后的血流增加量△PU,结果表明OPT1h组在再灌注60 min和90 min时的△PU值分别为(57.33±4.63) PU和(50.30±1.76) PU,明显高于Sham组的(31.40±4.80)PU和(30.00±4.41) PU(P<0.05).OPT3 h组在再灌注60 min时的△PU为(18.00±4.66) PU,明显低于Sham组和OPT1h组(P<0.05).Sham、OPT1h、OPT 2 h和OPT3h组PORH试验的PF-BZ值分别为(187.32±15.00) PU、(144.90±9.94)PU、(91.31±4.48) PU和(26.92±9.43) PU,其中OPT2h组和OPT 3 h组的PF-BZ值显著低于Sham组和OPT 1 h组的相应值(P<0.05),且OPT3 h组低于OPT2h组的相应值(P<0.05).结论 大鼠肝微血管具有对局部加热刺激和PORH作出反应的能力;严重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肝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局部加热刺激试验和PORH试验可以用于评价肝微血管内皮功能.
推荐文章
α细辛醚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α细辛醚
P糖蛋白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耐药性癫痫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肺微血管
内皮细胞
培养
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表型和功能特性
肾上腺
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毒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模型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肝微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
来源期刊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功能 缺血再灌注损伤 局部加热刺激试验 阻断后反应性充血试验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8-12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75|R331.32
字数 4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227.2016.1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崇辉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49 197 7.0 12.0
2 王鹏飞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16 57 4.0 7.0
3 葛新兰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14 21 2.0 3.0
4 潘可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11 22 3.0 4.0
5 苏一男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血管内皮功能
缺血再灌注损伤
局部加热刺激试验
阻断后反应性充血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月刊
2095-5227
10-1117/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82-88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