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新近关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ALT)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大约90%的病历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疾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而清除HP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线治疗手段,约50%~90%的病例可达到完全缓解.在HP依赖性的病例中,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HP等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引起MALT淋巴瘤的进展.而在非依赖性的病例中,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如t(11;18)/API2-MALT1,产生的致癌产物激活细胞核因子-κB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蛋白-3的失活被认为起了到重要作用.最近一项日本的大型多中心研究表明胃MALT淋巴瘤在清除HP后远期疗效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对于清除HP后无效的患者治疗方法主要为单用或联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考虑到MALT淋巴瘤的缓慢的疾病进展,二线治疗应充分考虑到疾病的临床分期以及扩散范围以制订详细的治疗计划.
推荐文章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后胃癌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胃肿瘤
淋巴瘤,B 细胞,边缘区
胃镜检查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胃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循证诊疗:附病例报告
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螺杆菌,幽门
循证医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细胞核因子κB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86/j.1003-5052.2016.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细胞核因子κ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双月刊
1003-5052
12-117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148号
6-12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11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