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胎龄30~37周之间,生后24 h内,确诊为RDS患儿60例,全部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DuoPAP组及NCPAP 组,并予以PS替代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两种通气方式均可改善PaO2,PaCO2,OI,但DuoPAP较NCPAP能迅速改善氧和提高PaO2,降低PaCO2,减少二氧化碳潴留。DuoPAP组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及气胸发生率低于NCPAP组,DuoPAP可减少用氧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及医疗花费,减轻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减少了患儿氧暴露时间。结论两种通气方式治疗RDS均有效,但DuoPAP较NCPAP相比可迅速改善氧合,减少用氧时间及降低再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值得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水平气道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安徽医药 学科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间歇正压呼吸 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7-95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16.05.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淡云 咸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5 119 5.0 5.0
2 王亚萍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3 5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75)
二级引证文献  (57)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3)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间歇正压呼吸
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药
月刊
1009-6469
34-1229/R
大16开
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15号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内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大楼六楼
26-175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2982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