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的变化特点.方法: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制备创伤性脑损伤模型;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D8的含量,双变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液淋巴细胞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颅脑外伤后大鼠血清CD8升高滞后于NSE.大鼠伤后ld血清NSE水平即显著升高,伤后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大鼠血清CD8在伤后3d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伤后7d,随后逐渐下降.统计分析显示伤后1d、3d、7d的血清的NSE与伤后3d、7d、14 d的血清CD8含量变化呈现正相关.但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液淋巴细胞FasL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释放入血的NSE刺激机体免疫应答,引起外周血CD8增多,推测其可能与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免疫应答有关.
推荐文章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创伤性脑损伤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OS阳性细胞的变化
创伤性脑损伤
凋亡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外周血CD8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D8 FasL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2-10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32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718.2016.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127 864 14.0 23.0
2 蔡康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4 16 2.0 4.0
3 郑宽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6 18 2.0 4.0
4 郑然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 0 0.0 0.0
5 王兆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D8
Fas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