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次4h,t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注射纳洛酮,首剂0.8 mg,15 min后,将纳洛酮2 mg在24h内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d.2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40/43例)和74.42%(32/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氧分压分别为(85.16±7.43),(75.07±7.27)mmHg;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67±1.86)%,(85.05±1.62)%;pH值分别为(7.42±0.15),(7.29±0.13);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9.19±3.81),(48.05±6.2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呼吸抑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和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年,卷(期) 2016,(1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3-14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1.2
字数 1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6.1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莉丽 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室 1 60 1.0 1.0
2 孟建斌 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室 3 89 2.0 3.0
3 王文欣 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室 3 62 2.0 3.0
4 瓦永禄 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室 2 61 1.0 2.0
5 姚茜 青海红十字医院重症监护室 2 61 1.0 2.0
6 张斌 青海省人民医院急症科 9 92 3.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18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351)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5)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5)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72)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20(6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