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新视野》2016年第3期发表了潘绥铭教授《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一文(以下简称'潘文')。他认为,大数据不能套用到对人类的研究中。大数据把人类的行为及其结果也给量化了,从自然科学侵入到人文社会研究,从'科学'蜕变为'唯科学主义'。大数据在操作层次上将人类生活实践改造成'数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现实生活被裁剪''社会情境被忽视''主体建构被抹煞''生活
推荐文章
工业大数据与服务大数据及其检测要点对比研究
工业大数据
服务大数据
检测
质量
对比
测量数据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与运算的应用
有效数字
不确定度
修约
数据处理
有效位数
大数据应用与分析
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数据有“原罪”吗?——与潘绥铭教授商榷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主体建构 社会情境 人文社会 实体店 质性研究 唯科学主义 精神活动 定量研究 买东西 性工作者
年,卷(期) shkxwz_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F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林平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9 145 7.0 11.0
2 蒋和超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9 37 3.0 5.0
3 唐斌斌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7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建构
社会情境
人文社会
实体店
质性研究
唯科学主义
精神活动
定量研究
买东西
性工作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