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 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I( cTnI)。应用NCI-CTCAE 3.0版对急性放射性心脏分级标准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物理因素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放疗结束3月未检测出cTnI异常。随着心脏受照射量的增加,血清cTnI含量随之升高,放疗剂量达DT 30Gy时血清cTnI含量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476,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的比较,血清cTnI含量显著升高(t=9.834,P<0.001),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TnI含量仍有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显示血清cTnI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284,P>0.05)。无心脏损伤组和有心脏损组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91、0.36、1.54、0.68、2.50、0.10,均P>0.05),无心脏损伤组心脏Dmax、心脏V30均显著低于有心脏损伤组(t值分别为2.29、3.34,均P<0.05),而两组心脏Dmin、心脏Dmean、心脏V40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9、1.68、1.56,均P>0.05)。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后心脏的损伤以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其中心脏Dmax、V30是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中cTn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以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推荐文章
乳腺癌放射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状况
放射治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癌根治术 逆向调强放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6-8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6.0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原少斐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中心 8 19 2.0 4.0
2 李芙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中心 2 13 1.0 2.0
3 吴友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中心 1 13 1.0 1.0
4 王玉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中心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乳癌根治术
逆向调强放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月刊
1673-5293
61-1448/R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