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辽宁省新宾陡岭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及二者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型土壤pH值、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对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比落叶松纯林增加28.1%、35.6%、9.5%和12.9%;不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水曲柳林>混交林>落叶松林,落叶松纯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慢,活性最弱;3种不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六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在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丙酮酸甲酯、腐胺、N-乙酰-D-葡萄糖胺、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胺酸和4-羟基苯甲酸等8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主成分分析显示,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要碳源;3种不同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优势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水曲柳林>混交林>落叶松林;落叶松和水曲柳带状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
推荐文章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生物复混肥
土壤碳源利用率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
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测定方法
污染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分子生物学
BIOLOG
PLFA
PCR
DNA
环丙沙星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环丙沙星
土壤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碳源利用率
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Biolog微平板技术
群落多样性
海拔
土壤微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落叶松和水曲柳带状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碳源利用 土壤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Biolog微平板法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4-2691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610.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立新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64 222 8.0 12.0
2 周永斌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96 1203 19.0 31.0
3 秦胜金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10 122 6.0 10.0
4 邓继峰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12 33 3.0 5.0
5 张淞著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6 15 2.0 3.0
6 李慧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22 125 7.0 11.0
7 邓娇娇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7 20 3.0 4.0
8 朱文旭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6 16 3.0 4.0
9 魏亚伟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8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5)
共引文献  (272)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碳源利用
土壤理化性质
主成分分析
Biolog微平板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