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西寒武系张夏组发育的大量凝块石为凝块石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鲁西寒武系张夏组发育的凝块石类型及其微孔隙的成因,在野外对其宏观特征进行观察,在室内使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的分析,发现张夏组存在三种类型的凝块石:钙化微生物凝块石、粗粒黏聚状凝块石及沉积后凝块石,并根据扫描电镜的分析,发现凝块石中存在的大量孤立的微孔隙,这些微孔隙部分可能由后期成岩作用而产生,大多可能是细菌诱导产生的,暗示了较强的微生物作用信号.
推荐文章
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凝块石
附枝菌
形成环境
张夏组
寒武系第三统
鲁西地区
鲁西寒武系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凝块石
附枝菌
形成机制
特征
寒武系
鲁西地区
莱芜雪野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凝块石沉积特征
凝块石
微生物碳酸盐岩
微生物席
沉积特征
寒武系
雪野剖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西寒武系张夏组凝块石类型及其微孔隙的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孔隙 凝块石 寒武系张夏组 鲁西
年,卷(期) 2016,(z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找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6-3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88.248
字数 2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孔隙
凝块石
寒武系张夏组
鲁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11-3033/TD
大16开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2-56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8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