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的传输需求,通过分析现场的应用情况,以18号道岔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传输网络;重点结合现场应用环境,利用双CAN通道,通过跨接线的方式将现场星形网络变为总线型网络,使得每台转辙机都在总线的首端或末端,同时,增加上下位机握手机制,提升了CAN传输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探讨
控制功能群
可靠性
网络结构
指标
优化
传输网络的发展与研究
传输
数据
多业务传输网
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数据传输网络设计
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
数据传输网络
网络管理
网络安全
基于短信的氨含量监测远程传输网络系统的研制
GSM调制解调器
短信
高阻抗放大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传输网络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 学科
关键词 缺口监测 传输网络 CAN通信 握手机制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信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9/j.issn1000-7458.2016-12.163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立娜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口监测
传输网络
CAN通信
握手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通信信号
月刊
1000-7458
11-1975/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2-40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2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5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