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定混凝土层受破坏时中性层的位置并探究不同支护方式下锚喷支护参数与围岩自承能力间的关系,以弹性力学理论为手段,分别将湿喷+管缝式锚杆与湿喷+树脂锚杆耦合支护视为简支梁与固支梁模型,得出这2种耦合支护模型的数学解析式;用数值方法得出混凝土层受破坏时中性层偏离质心的位移计算公式;结合莫尔?库仑准则得出巷道围岩自承能力与锚杆间距、混凝土喷层厚度及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力学模型;推导得出喷层厚度每增加10 mm,湿喷+管缝式锚杆与湿喷+树脂锚杆模型中岩体自承能力最高分别提高0.01 MPa与0.40 MPa,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围岩破坏所需最大主应力间大致呈线性关系,进而为合理优化巷道支护参数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浅析隧道锚网喷支护及力学分析
隧道
锚网喷
支护
力学评价
论公路隧道喷锚支护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检测
公路隧道
喷锚支护
物理性能
检测
锚杆支护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力学效应研究
深部巷道
锚杆支护
耦合
力学效应
顶板可接长锚杆耦合支护系统性能研究
可接长锚杆
支护系统
大变形巷道
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种锚杆耦合支护的喷混凝土力学模型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锚喷支护 树脂锚杆 中性层 力学模型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6-38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35
字数 3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6.1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54 283 9.0 15.0
2 韩斌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42 505 12.0 20.0
3 吴爱祥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300 2302 23.0 34.0
4 王少勇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34 17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锚喷支护
树脂锚杆
中性层
力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