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北某冶炼厂的高铅银浸锌渣含银198.20 g/t,银主要以硫化银和金属银的形式存在,其次为氧化银、硅酸盐中银和其他银,银主要分布在53~20μm粒级,分布率高达71.48%.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对浮选选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37 mm占90%的情况下,以Na2 S为Zn2+去除剂和氧化银的活化剂,CuSO4为含银闪锌矿的活化剂,丁铵黑药为捕收剂,MIBC为起泡剂,采用1粗1扫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获得了银品位为1316.80 g/t,银回收率为72.02%的银精矿.
推荐文章
某氰化尾渣浮选回收铅锌试验研究
混合浮选
氰化尾渣
铅锌分离
组合抑制剂
某锌浸出渣回收银试验研究
锌浸出渣
银矿物
捕收剂
浮选
回收率
酸浸渣综合回收浸铅工艺研究
酸浸渣
氯化钠
浸出
某炭浸渣浮选法回收金工艺探讨
炭浸渣
活化剂
捕收剂
浮选
回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北某高铅银浸锌渣中银的浮选回收试验
来源期刊 金属矿山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铅银浸锌渣 浮选 Zn2+去除剂 活化剂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923+.7
字数 2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国栋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0 116 7.0 9.0
5 廖雪珍 21 29 3.0 4.0
6 郭艳华 14 12 2.0 2.0
7 彭建成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铅银浸锌渣
浮选
Zn2+去除剂
活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矿山
月刊
1001-1250
34-1055/TD
大16开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26-139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9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