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来沙量占入黄总沙量90%的黄河主要产沙区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实测降雨和水沙数据分析、遥感调查、统计数据采集和实地调查等,分析了过去近百年产沙环境变化情况。研究认为,产沙环境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持续恶化、70年代以后逐渐好转、1998年以后显著改善。目前,包括林草、梯田和坝地在内的综合覆盖率已经由70年代的20.6%提高到50.9%,其中黄河中游地区达到54.1%,综合覆盖率不足30%的面积占比由70年代的81.0%减少至3.5%。林草植被改善和梯田建设是研究区产沙环境改变的主要驱动力。
推荐文章
黄河流域近百年产沙情势变化
黄河
流域
产沙
情势
变化
黄河中游侵蚀产沙环境要素临界与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交互作用
环境要素临界
植被恢复
黄河中游
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
全球
气候系统
温度变化
ENSO
热带地区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的多维临界
黄土高原
粗沙多沙区
侵蚀产沙
影响要素
单维临界
多维临界
调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主要产沙区近百年产沙环境变化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产沙区 植被 梯田 产沙环境 黄河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7.1|TV882.1
字数 5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6.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燕 51 545 13.0 21.0
2 王略 4 27 3.0 4.0
3 高云飞 13 118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沙区
植被
梯田
产沙环境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