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电图(ECG)特性,电生理特性和射频消融治疗(RFA)。方法13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起源于二尖瓣环间隔侧房速(简称二尖瓣间隔房速),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3~47(35±12)岁,心动过速病史1~6年。结果12例患者经穿房间隔途径标测消融成功,1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标测消融成功。根据局部电位特征,X线影像和三维标测系统确定成功消融位点分别为:二尖瓣环前间隔旁8例,二尖瓣环中间隔到前间隔之间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2例。所有房速心电图V1导P波均表现出负正双向,右房激动标测显示最早右房激动点位于间隔侧(希氏束区域或冠状窦近端)。13例患者成功靶点局部电位均为小A大V,9例局部电位A波为复杂或碎裂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12例长期随访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二尖瓣环间隔区域是重要的房速起源点,常见于前间隔旁,其有独特P波形态和心内激活顺序。经穿间隔或逆行主动脉途径消融二尖瓣环间隔房速,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老年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射频消融
疗效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心动过速
房性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终点临床分析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的房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主动脉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
希氏束
导管消融术
无冠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尖瓣环间隔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二尖瓣环间隔 三维标测 电激动标测 消融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0-14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1
字数 3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16.12.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智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60 356 10.0 16.0
2 李学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83 739 13.0 21.0
3 任学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54 172 8.0 10.0
4 汪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8 69 5.0 8.0
5 王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 37 3.0 6.0
6 王云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22 42 4.0 6.0
7 梁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1 58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房性心动过速
二尖瓣环间隔
三维标测
电激动标测
消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