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泸州市近两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差异,为诊治乙脑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44例乙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2013年组28例和2014年组16例的年龄、发病季节和地域分布特点,分别比较两组的预防接种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疗效及死亡率.结果 2013年均为儿童患者,2014年乙脑发病例数减少,并出现成人患者,发病月份为7~9月,所有患者均来自农村,仅34.1%的患者接种过乙脑疫苗,两组乙脑疫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常见发热、抽搐、意识障碍,2014年组头痛、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阳性的发生率较2013年组高(P<0.05),2014年极重型患者比例高于2013年(P<0.05).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升高及生化学改变,34例患者入院时肌酐值降低,2013年肌酐下降比例明显高于2014年(P<0.001);两组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65.8%,2013年乙脑IgM抗体阳性率高于2014年(P<0.01).经过治疗44例患者痊愈26例,好转10例,死亡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4年死亡率高于2013年(P<0.05).结论 泸州市乙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患者以儿童居多,近年成人乙脑增多,病情重,疗效预后差,尤其是农村应该重视预防接种,临床警惕成人乙脑的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