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临床测量差异,探讨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可否替代水银体温计,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简单、快捷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 2015年8月监测769例次住院患者,同时测量腋温(水银体温计)及额温(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所测结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比较其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769例住院患者中,按水银体温计,体温低温(<36.0℃)者46例次,体温正常(36.0~37.0℃)者556例次,发热(>37.0℃)者167例次.体温正常组腋温为(36.527±0.308)℃,额温为(36.557±0.425)℃,两种测量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腋温为(35.707±0.171)℃,额温为(36.287±0.405)℃,发热组腋温为(37.544±0.475)℃,额温为(37.030±0.653)℃,两种测量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可以替代水银体温计应用于体温正常患者的监测,而对于低温和发热患者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究体温测量的方法.
推荐文章
iThermonitor智能体温计和红外额式体温计的应用效果比较
智能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红外线额式体温计
移动医疗
远程医疗
体温监测
持续监测
红外线电子体温计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消化道肿瘤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
奥沙利铂
化疗
红外线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骨科患者测温中的对比研究
红外线体温计
水银体温计
体温
测量方法
危重症病人耳温枪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方法的对比研究
危重症
耳温枪
水银体温计
体温
核心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临床使用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红外线额温计 水银体温计 测量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9-19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5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岚 40 156 8.0 11.0
2 李饶 34 220 8.0 14.0
3 李蓉竞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线额温计
水银体温计
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