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性(SCI)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为活血方防治 SCI 性骨质疏松作前瞻和探索性研究。方法对60只大白兔分3组造模,每组20只,用 Allen 法致脊髓损伤,造模成功后用活血方药液和邦特林药物干预,于0、1、2、3、7、10周行生化检查、电镜观察,第3、7周行骨密度检查。结果血 ALP:术后第1周活血方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1),第2周、第7周时活血方组略高于正常组;第7周活血方组明显高于0周正常组和第3、10周邦特林组(P ﹤0.01);第3周时活血方组明显高于邦特林组(P ﹤0.05),第7周时差异性更加显著(P ﹤0.01)。血 P:邦特林组术后第1、2周血磷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然后逐渐下降至正常稍高,其中于1、2、3、7、10周在活血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 Ca:第1、2、3周与第7、10周活血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2、3周时活血方组明显低于邦特林组(P ﹤0.05),第7周时差异性更加显著(P ﹤0.01)。尿 Ca:活血方组术后第1、2、3、7周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P ﹤0.01),第7、10周时活血方组明显低于邦特林组(P ﹤0.05)。第7周时 BMD 检测结果邦特林组和活血方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周活血方和邦特林组标本可观察到明显病理改变。第10周活血方组骨小管数目、形态、基质纤维排列均较第7周时活血方组有所减轻,较第10周邦特林骨结构明显恢复。第10周时邦特林组骨小管数目减少,形态不清,基质中纤维排列紊乱非常明显。第10周活血方组胫骨标本仍可见上述改变但细胞器肿胀空化程度有所减轻。结论活血方具有显著改善骨组织结构作用,此作用的发生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轴/性腺轴来实现,也可能是与提高雌激素受体数量及敏感性等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神经损伤对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骨代谢
神经损伤
IGF-1
NGF
大鼠脊髓发育及损伤后NIDD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NIDD
nNOS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位杂交
脊髓损伤
发育
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PCNA表达的影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益气活血
球囊损伤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丹参对脊髓损伤早期NO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性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
丹参
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活血方 脊髓损伤 骨代谢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6-7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1606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玉光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血方
脊髓损伤
骨代谢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