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土壤大孔隙是土体内孔径较大能优先传导水分的根孔、洞穴或裂隙,大孔隙内优先流的产生是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由均衡走向非均衡的标志.利用原状土柱的水分穿透试验,对三峡库区山地不同林型覆盖下土壤的大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温性阔叶林棕壤、针阔混交林黄棕壤、暖性针叶林黄壤及弃耕草地剖面内大孔隙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森林土壤的大孔隙当量孔径在0.3-3 mm之间,占土壤总体积的0.15%-4.72%.大孔隙中孔径0.3-0.6 hmm的大孔隙密度最大,占大孔隙总数量的72.2%-90.4%;而孔径>1 mm的孔隙仅占大孔隙总数量的1.26%-8.55%.土壤大孔隙密度和大孔隙面积比的顺序为:温性阔叶林棕壤>针阔混交林黄棕壤>针叶林黄壤>弃耕坡地.各孔径段的大孔隙密度在不同样点均呈现A层-B层-C层逐渐减小的趋势,大孔隙密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饱和导水率与不同孔径大孔隙的密度、面积比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孔径> 1mm的大孔隙仅占大孔隙总数量的1.26%-8.55%,但决定了饱和导水率84.7%的变异.此外,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各土壤层的有机质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的增多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入渗性能.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典型城郊防护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特征研究
三峡库区
城郊防护林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质
三峡库区森林土壤优先流染色特征
森林土壤
优先流
染色示踪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碎石含量对紫色土容重和孔隙特征的影响
紫色土
碎石
容重
孔隙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三峡库区
森林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森林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大孔隙 林型 饱和导水率 当量孔径 三峡库区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9-31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042808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丹 43 305 10.0 17.0
3 刘目兴 12 147 7.0 12.0
7 吴四平 2 24 1.0 2.0
13 廖丽娟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4)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大孔隙
林型
饱和导水率
当量孔径
三峡库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