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组以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论治从急性期的症状改善入手,对于中医药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上的优势未多见报道.导师邹旭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虽在心,但涉及五脏,以脾为著,临证中运用调脾护心法对心衰缓解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体现中医“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从调理病人的体质入手,经过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疗效.
推荐文章
从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脾理论
肠道微生态
综述
从心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慢性心力衰竭
病机
心脾同治
心气亏虚
痰瘀水饮
丁邦晗教授从肺脾论治心力衰竭经验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从肺脾论治
中西医结合
加载调脾护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调脾护心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调脾护心法论治缓解期心力衰竭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缓解期 调脾护心法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纵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6.11.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平畅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8 12 2.0 3.0
2 邹旭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79 1270 21.0 34.0
3 梁蕴瑜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7 50 2.0 7.0
4 邱思婕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力衰竭
缓解期
调脾护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3-842X
21-154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7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7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184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