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往远了说,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的东西。
推荐文章
从钢和木家具看德国现代设计的工匠精神
德国
“工匠精神”
家具设计
"工匠精神"对当今设计的指导意义
'工匠精神'
现代设计
手工艺
匠心品质
论邹韬奋的工匠精神
邹韬奋
工匠精神
出版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和德国缘何没有丢失工匠精神?
来源期刊 学习之友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工匠 精神 德国 日本 中国历史 技术工人 中国社会 纪录片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G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匠
精神
德国
日本
中国历史
技术工人
中国社会
纪录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之友
月刊
1671-4474
44-1057/D
汕头市华山路18号三楼
出版文献量(篇)
83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