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胞外囊泡(EVs),曾经被误认为是细胞垃圾碎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蛋白、mRNA和microRNA)等方式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有可能成为替代干细胞治疗的新型物质.随着对EVs研究的深入,将来有望利用其特有的作用方式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并研发新型的药物载体,达到诊断和治疗更多疾病的目的.现就EVs的生物学特性、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MSCs来源的EVs在多种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推荐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皮肤
创面修复
研究进展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调节因子间作用的研究进展
地诺前列酮
神经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类
综述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基因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修饰
多向分化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间充质基质细胞
外泌体
乳腺肿瘤
发光测定法
萤光素酶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胞外囊泡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胞外囊泡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作用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6.04.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93 639 15.0 21.0
2 杨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2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胞外囊泡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