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在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中设置互换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来分析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因树种而异.在米老排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不受碳源的限制.而在杉木林中,加入米老排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和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3种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杉木林中,添加高质量的米老排凋落物后,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丛枝菌根真菌、放线菌和真菌群落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4%、24%、53%、25%、28%,革兰氏阴性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均有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杉木林中去除凋落物后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丛枝菌根真菌、放线菌和真菌群落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2%、29%、44%、25%、52%,真菌与细菌比值显著增加了21%.但是,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处理对两个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均无显著影响.米老排和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格局不同,土壤养分有效性可能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凋落物和根系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对贡献.
推荐文章
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人工林
微生物
总PLFAs量
真菌PLFAs量
土壤养分
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的影响
森林转换
微生物呼吸
微生物熵
代谢熵
氮添加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氮沉降
亚热带森林
土壤微生物
磷酯脂肪酸
营养循环
生态系统过程
南亚热带乡土树种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固氮树种
人工纯林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南亚热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变碳输入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去除凋落物 去除根系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树种 亚热带人工林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2-359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101424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2)
共引文献  (468)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9)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去除凋落物
去除根系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树种
亚热带人工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