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近期前腔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产后6~8周接受产后复查的初产妇169例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95例(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74例(剖宫产组),观察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前腔室结构的超声改变。超声观察及测量的参数包括: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裂孔面积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裂孔面积、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有无膀胱膨出。结果两组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及尿道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息状态下的裂孔面积以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裂孔面积比较,阴道分娩组均较剖宫产组增大,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膀胱膨出率阴道分娩组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对产后近期前腔室结构的影响较选择性剖宫产大。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用于观察产后前腔室结构变化,可为女性前腔室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娩方式对产后近期前腔室结构影响的超声观察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盆底超声 前腔室 分娩方式 静息状态
年,卷(期) 2016,(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1-2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凯平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案统计室 11 82 4.0 9.0
2 杨焰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14 92 7.0 9.0
3 巫燕玲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4 46 3.0 4.0
4 钟华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9 51 4.0 7.0
5 刘圆圆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2 1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底超声
前腔室
分娩方式
静息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