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唐代是隐逸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这是由多方面缘由促成的.唐诗中,麋鹿与隐居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搭配模式.详审唐代隐逸诗中的麋鹿形象,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品性:萧散闲适、藏身远害、守真忘机.
推荐文章
大历十才子与方外隐逸诗人之隐逸诗比较
大历十才子
吏隐
方外隐逸诗人
人生观照
从陶渊明与"大历十才子"的隐逸诗探讨其隐逸观
陶渊明
"大历十才子"
隐逸诗
隐逸观
牙釉质基因鉴定麇鹿性别
麋鹿
性别鉴定
牙釉质基因
PCR
重引入野生动物麇鹿的野外观察
麇鹿(Elaphurus davidianus)
野生动物
重引入
野外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唐代隐逸诗麇鹿形象阐释
来源期刊 新西部(中旬刊) 学科
关键词 唐代 隐逸诗 麋鹿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唐代
隐逸诗
麋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西部(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6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86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