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整理李时珍对附子性状鉴别、临床炮制应用经验,对比分析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相关实践操作及理论认识,以利于传承和完善附子临床调剂技术.在分析过程中,以“附子”、“李时珍”、“法像药理”、“金世元”、“调剂技术”为主题词,在CNKI,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伤寒论》、《本草纲目》、《医宗说约》、《中国药典(2015年版)》等书籍,归纳附子历代炮制方法和古今煎煮用量,同时结合技术调查以及实践操作,分析梳理出李时珍对附子描述和金世元教授对附子调剂的研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法象药理学的方法记载附子性状鉴别、临床炮制应用;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发扬李时珍的用药精髓,以其自身“精药通医”的知识结构传承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药学服务,首次提出附子调剂技术,包括性状鉴别、临床炮制、临床煎煮、处方应付发药交代技术和附子等级规格.该文以附子为例分析中药调剂的关键技术,日后将中药的关键调剂技术运用到各个常用中药中.
推荐文章
国医大师金世元人参调剂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人参
调剂技术
性状鉴别
炮制
金世元教授"医药圆融"学术思想
金世元
医药圆融
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中药传统技术经验在高等职业院校传承模式的研究
金世元
国医大师
传统技术经验
传承模式
职业教育
国医大师路志正学术思想初探
路志正
国医大师
调理脾胃
温病学说
辨证论治
中庸思想
国学
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传承的国医大师金世元附子调剂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附子 调剂技术 李时珍 金世元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195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4268/cjcmm20161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华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91 766 16.0 23.0
2 袁一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2 44 4.0 6.0
3 郭兆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3 44 4.0 6.0
4 孔李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0 34 3.0 5.0
5 贾晓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9 32 3.0 5.0
6 田伟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8 93 5.0 8.0
7 李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9 124 6.0 11.0
8 张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 4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附子
调剂技术
李时珍
金世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