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分段式不同阈值颅内压(ICP)控制对颅脑损伤(TBI)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救治的重型TBI患者188例,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分段式不同阈值控制ICP;而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患者设为历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阈值控制ICP.评估两组患者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死率、降ICP治疗措施使用情况、病程中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高渗治疗时间和行脑室外引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但试验组患者中行过度通气、去大骨瓣减压术及亚低温治疗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6个月预后良好率为50.0%,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患者的28.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6个月预后良好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OR=2.56,95%CI:1.29~5.11).另外,试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P<0.01)和ICU住院时间(P<0.01)也均低于历史对照组,而且肺部感染、脑积水、肾功能不全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段式不同阈值ICP控制可以安全有效的减少TBI患者二线降颅压措施的使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患者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段式不同阈值颅内压控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 阈值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启周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4 106 6.0 9.0
2 吴建跃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9 42 4.0 6.0
3 肖国民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1 75 5.0 7.0
4 程军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3 67 5.0 8.0
5 王卫民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0 84 6.0 8.0
6 徐海松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8 63 4.0 7.0
7 丁皓俊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0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脑创伤
颅内压
颅内压监测
阈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