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镇静、抗病毒、降颅压、补液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天.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尿潴留、病理征、口腔溃疡和皮疹/疱疹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WBC、空腹血糖、脑脊液常规(葡萄糖、蛋白)及脑电图(θ、δ波)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5、10天脑脊液中白蛋白、NSE含量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第5、10天脑脊液中白蛋白、NS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P <0.05).两组患儿转为危重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推荐文章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调查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PE病毒
EV71病毒损害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2例分析
手足口病/并发症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儿童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7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疾病
症状和体征
儿童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手足口病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钩藤汤 菖蒲郁金汤 重症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668
页数 分类号 R96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6.03.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洁 43 119 5.0 9.0
2 林海龙 9 30 4.0 5.0
3 庄进飞 7 13 2.0 3.0
4 陈益平 27 118 6.0 9.0
5 徐志伟 15 33 4.0 5.0
6 李素华 4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钩藤汤
菖蒲郁金汤
重症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