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采用直接接触法提高吸附热变换器内的传热传质速率,回收热水直接生成过热蒸汽.对蒸汽生成过程进行数值建模,耦合质量、能量和动量方程.气液固的三相计算被合理简化成两个由一个移动水气界面连接的两相区域计算.模拟研究填充床内的沸石颗粒分布如松散-密集型和密集-松散型对蒸汽生成的影响.两种填充床生成蒸汽的总质量相同.密集-松散型生成蒸汽的时间短,但生成速率快.密集-松散型生成蒸汽与入水的时间比值为58.8%,生成的蒸汽均保持在峰值,最高温度达249℃,系统整体温升达139℃,而松散-密集型生成的蒸汽仅有1/3保持在峰值.密集-松散型出口处与水-气液面产生蒸汽的质量比值大,表明该床层的颗粒分布更有利于蒸汽的快速通过.
推荐文章
颗粒直径与轴向分布对吸附热变换器传热传质的影响
吸附
热变换器
颗粒直径
颗粒分布
传热
传质
蒸汽生成
传热规律对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吸收式热变换器
传热规律
最优性能
自由摆动方柱强化微流体通道内传热传质
自由摆动方柱
传热
传质
微通道
计算流体力学
动网格
航天器DC/DC变换器热分析研究
DC/DC变换器
有限元法
热设计
热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颗粒分布对吸附热变换器内传热传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传热 传质 吸附 热变换器 蒸汽生成
年,卷(期) 2016,(z1)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606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新利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79 1868 21.0 33.0
5 孟祥睿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4 455 11.0 20.0
6 薛冰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16 73 4.0 8.0
7 姚志敏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4 9 2.0 3.0
8 盛遵荣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7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热
传质
吸附
热变换器
蒸汽生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