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进行检测,可以保证在网络在瘫痪的情况下,恢复通信能力.被入侵网络与正常网络不同,活跃节点分布具有较大随机性,节点之间的可检测活跃特征的关联较弱,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通过节点的关联性才能完成是否活跃的判断,只能以随机检测的方式完成,准确度较低.提出改进约束粒子群算法的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检测方法.上述方法先对采集的被入侵网络中各个活跃节点的原始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每个活跃节点的特征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活跃节点特征向量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特征组合,得到一个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二维特征向量矩阵,并进行活跃节点的数据特征融合,并将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定位问题转换成约束优化问题,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设定约束适应度函数和距离适应度函数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约束粒子群算法的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检测方法定位精确度高.
推荐文章
多尺度传感网络失效节点检测系统设计
多尺度传感网络
失效节点
定位
检测
量化融合
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聚类的传感网络失效节点检测
无线传感网
节点数据
模糊聚类概率
网络被入侵后的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网络入侵
信号检测
谱分析
经验模态分解
WSN 中入侵节点检测的节点测距方法
节点测距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复制节点攻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入侵网络中的活跃节点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仿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被入侵网络 活跃节点检测 粒子群优化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仿真网络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5,2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49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宏伟 35 87 5.0 9.0
2 宋瑞龙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被入侵网络
活跃节点检测
粒子群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仿真
月刊
1006-9348
11-3724/TP
大16开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82-77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96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127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