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部分地区产妇产后缺乳发病情况及诊治状况,为开展中医药防治产后缺乳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重庆地区产妇产后缺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研究2 285例产妇中,产后第6个月缺乳率(67.40%)最高,与前4个月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疾病(包括早产儿)导致母婴分离,母亲身体疾病(包括母亲乳腺疾病,产后出血),产假时间不足,产前未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及健康教育,家庭支持不足是导致缺乳的影响因素(P<0.05).757例发生缺乳后曾接受治疗,缺乳治疗者中发生缺乳至开始治疗间隔总时间为17.3 d;催乳治疗中药治疗率96.49%;西药治疗率3.51%.结论 应纠正错误认识,早就诊,并坚持规范的母乳喂养指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
产后缺乳
护理
中西医结合
初产妇
影响
中西医护理对产妇产后泌乳效果研究分析
产后泌乳
中药
哺乳方法
穴位按摩
饮食
心理干预
中西医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情况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
剖宫产
泌乳时间
泌乳量
33例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护理
产妇
泌乳不足
中西医结合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285例产妇产后缺乳发病情况及中西医诊治状况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产后期 产后缺乳 中西医结合治疗 问卷调查 重庆
年,卷(期) 2016,(23)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62-3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14.6
字数 2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6.23.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梅 重庆市中医院妇产科 4 55 2.0 4.0
2 刘大纯 重庆市中医院妇产科 7 73 4.0 7.0
3 何倩倩 重庆市中医院妇产科 3 65 3.0 3.0
4 魏友胜 重庆市中医院妇产科 2 2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9)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母乳喂养
产后期
产后缺乳
中西医结合治疗
问卷调查
重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