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洋山深水港是中国大陆首个在远离陆地达30多km的海岛上建立的大型国际港口,水环境复杂;港口环境受港口建设和航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曾有学者针对洋山深水港海域表层海水中古菌多样性进行过调查和分析,但涉及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尚未深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洋山港海域细菌丰度、种类组成特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可培养细菌总数1.2-9.1×104 CFU/mL,相比其他近岸海域和港口处于较低水平;该海域可培养细菌总数整体情况呈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可培养细菌总数与其他季节区别明显.该海域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秋季、冬季和春季样品优势类群为γ-变形菌(γ-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α-proteobacteria),夏季样品优势类群为黄杆菌(Flavobacteriales).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类群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夏季则被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aceae)等代替.盐单胞菌属在洋山港海域内的秋冬春3季所占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是最具生长优势的细菌类群,是洋山港海域细菌群落中的优势类群,其生长情况同样存在季节性差异.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该海域微生物多样性整体情况呈现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相较其他季节而言,细菌种群较多,物种较为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秋冬两季微生物物种组成相对单一,多样性程度低.结合同时期环境因子,对洋山港海域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洋山港细菌群落季节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总有机碳、盐度、叶绿素a和温度.海水温度和盐度等重要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导致细菌优势类群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推荐文章
洋山港海域海水压载后细菌群落结构演变及多样性变化
细菌
压载水
压载时间
岸基实验
高通量测序
生物入侵
密云水库不同季节细菌群落多样性
密云水库
细菌数目
细菌多样性
优势种群
辽宁徐大堡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浮游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徐大堡
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鱼类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人类活动
胶州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洋山港海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洋山港 细菌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年,卷(期) 2016,(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58-776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5121024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俊增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 78 475 11.0 16.0
2 王琼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 18 58 5.0 6.0
3 吴惠仙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 65 365 10.0 14.0
4 肖南燕 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7)
共引文献  (334)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洋山港
细菌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