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与麻杏薏甘汤组方的合理性.方法:运用L8(27)正交设计和HPLC法测定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同时测定麻黄与甘草在与杏仁配伍使用时对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当麻黄与杏仁配伍使用时,会增加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当甘草与杏仁配伍使用时,会降低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麻黄与杏仁配伍使用时,会增加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的含量,当甘草与苦杏仁配伍使用时,会降低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因此,在麻杏薏甘汤中使用杏仁的同时配伍使用麻黄与甘草,可以有效地控制该方中杏仁苷的含量.由此可见,麻杏薏甘汤的组方是合理的.
推荐文章
不同粉碎度对麻杏石甘汤煮散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影响
麻杏石甘汤煮散
粉碎度
盐酸麻黄碱
苦杏仁苷
麻杏石甘汤煮散工艺研究
煮散
麻杏石甘汤
浸膏得率
指标性成分
煎煮工艺
麻杏薏甘汤治疗风湿病的探讨
麻杏薏甘汤
风湿病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麻杏薏甘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与其组方合理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当代医药论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杏薏甘汤 苦杏仁苷 含量 组方 合理性
年,卷(期) 2016,(2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9
字数 2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守斌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杏薏甘汤
苦杏仁苷
含量
组方
合理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2095-7629
22-1407/R
大16开
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12-314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4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