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分布于青藏高原祁连山东部山地冷龙岭3600-4400 m不同海拔高度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和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Anthony)的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对海拔高度的响应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升高,3种植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角质层纹饰、气孔与表皮细胞的位置关系以及上、下表皮气孔器内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火绒草上、下表皮气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蒲公英和美丽风毛菊的气孔密度则降低;3种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均未出现规律性变化;3种植物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上下角质层厚度、栅栏细胞系数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解剖学指标之间大多呈明显的协同进化;叶片结构,尤其是气孔密度对海拔高度变化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研究表明3种植物采取不同的响应机制来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植物对高原环境变化的适应具有多样性.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的形态和解剖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
高山植物
形态
解剖结构
环境
适应性
青藏高原东北部二裂委陵菜叶片生态化学计量随海拔变化的特征
二裂委陵菜
青藏高原
海拔
生态化学计量
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叶解剖特征
青藏高原
叶解剖厚度
生长季降水
生长季均温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
适应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3种菊科植物叶片结构变化及其生态适应性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协同进化 可塑性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9-157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82516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莎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2 688 16.0 24.0
2 古松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6 623 14.0 24.0
3 沈广爽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 100 6.0 9.0
4 孙会婷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35 3.0 3.0
5 郭亚娇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35 3.0 3.0
6 刘婧敏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8)
共引文献  (394)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5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拔高度
协同进化
可塑性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