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分析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5月98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12d是否使用雷公藤多苷和强的松进行辅助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4±6.3)个月,记录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中VCAM-1和HSP60水平下降。随访结束,观察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31.91%。结论 PAU患者TEVAR术后行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
推荐文章
器官移植术后妊娠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
妊娠
器官移植
常用免疫抑制剂人血中定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免疫抑制剂
血药浓度监测
器官移植
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
麦考酚酸酯
麦考酚酸钠
他克莫司
西罗莫司
15-DSG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免疫抑制剂 自身免疫 雷公藤多苷 强的松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玉辉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22 42 5.0 6.0
2 杨苏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40 51 3.0 5.0
3 江磊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9 8 2.0 2.0
4 高洪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21 41 3.0 5.0
5 李贞福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24 53 4.0 6.0
6 张平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4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免疫抑制剂
自身免疫
雷公藤多苷
强的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