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使用简单方便、分析快速、不破坏样品的新型绿色分析技术,国外利用该技术对凹凸棒石进行矿物学研究的较多,但有关凹凸棒石近红外光谱的矿物学研究和矿物定量工作在国内却无报道。文章在前人凹凸棒石矿物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盱眙凹凸棒石黏土及其伴生矿物进行了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研究,建立和完善凹土矿的矿物成分和凹凸棒矿物定量分析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研究表明,通过中红外和近红外外光谱的分析,可以准确地鉴定盱眙凹凸棒石黏土的主要矿物组成,并用于划分凹凸棒石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区分不同矿区凹凸棒石;建立盱眙近红外光谱矿物定量分析模型,经凹凸棒石配制样品的验证,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分析误差可控制在±5%,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凹凸棒石矿物定量分析。
推荐文章
凹凸棒石黏土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凹凸棒石黏土
催化裂化催化剂
基质材料
凹凸棒石黏土超细粉碎及表面改性一体化研究
搅拌球磨机
凹凸棒石黏土
超细粉碎
表面改性
凹凸棒黏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凹凸棒黏土
晶体结构
酸化机理
纳米凹凸棒石黏土矿的制备及其表征
水热法
纳米凹凸棒石
制备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盱眙凹凸棒石黏土的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江苏科技信息 学科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翔云 13 285 5.0 13.0
2 高孝礼 24 302 9.0 17.0
3 汪建明 5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凹凸棒石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科技信息
旬刊
1004-7530
32-1191/T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
28-21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34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57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