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2014年海华社康中心儿保门诊儿童,高铅血症患儿29例,1∶1配对健康对照儿童29例,检测两组儿童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以及肠道内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即B/E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铅血症患者粪便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两组P值均是0.000),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升高(t=11.1,P=0.000),肠球菌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t=0.497,P=0.623),高铅血症患儿B/E值为(0.75±0.34),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1±0.36)(t=-7.5,P=0.000)。结论高铅血症患儿体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
推荐文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孤独症谱系障碍
肠道菌群
高尿酸血症鹌鹑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高尿酸血症
肠道菌群
PCR-DGGE
鹌鹑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
肠道菌群
内毒素
黄嘌呤氧化酶
鹌鹑
关于儿童过敏性紫癜与肠道菌群的研究
过敏性紫癜
儿童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高铅血症 肠道菌群 构成 变化
年,卷(期) 2016,(14) 所属期刊栏目 儿科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2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然 6 17 3.0 3.0
2 彭镇委 5 15 3.0 3.0
3 李秋燕 4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高铅血症
肠道菌群
构成
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