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5例,常规治疗组45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时两组患者血清中血清起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1)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治疗前hs-CRP、NSE、IL-1β、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治疗前hs-CRP、NSE、IL-1ββ、IL-6、IL-10、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经治疗后,血清NSE、IL-1β、IL-6、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hs-CRP、IL-10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NSE、IL-1β、IL-6、TNF-α水平在治疗7、14 d后显著降低(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在治疗3、7d后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显著减轻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PAF的影响
低温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神经功能评分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脑梗塞
低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急性脑梗死
亚低温疗法
护理
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局部亚低温
脑梗死
时间窗
肿瘤坏死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细胞因子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类 亚低温
年,卷(期) 2016,(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17-48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27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6.3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代永庆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神经外科 12 39 3.0 6.0
2 陈士新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神经外科 17 135 8.0 11.0
3 胡骁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神经外科 1 16 1.0 1.0
4 周林裕 陕西省汉中市三二○一医院神经外科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细胞因子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类
亚低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