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行泄泻一词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指妇女每到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即出现大便溏泻,甚至清稀如水,一日数次的症状,月经过后便逐渐缓解,不治自愈.古人认为此病有异于五更泻,其主要与脾、肾相关,责之于脾肾虚弱,但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琉泄,肝之调畅气机功能可影响脾之运化.故在临床上治疗经行泄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敛肝理气为辅.
推荐文章
温肾健脾化湿法配合艾灸治疗经行泄泻临床观察
经行泄泻
中医药疗法
温肾健脾化湿法配合艾灸
健固汤加味治疗经行泄泻30例
腹泻/中医药疗法
祛寒剂/治疗应用
补气剂/治疗应用
@健固汤
健脾温肾小儿推拿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的干预效果
泄泻
脾肾阳虚型
健脾温肾小儿推拿疗法
腧穴热敏化悬灸联合参苓白术健脾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经行泄泻的临床效果
经行泄泻
腧穴热敏化悬灸
参苓白术健脾颗粒
临床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肾健脾法为核心治疗经行泄泻临床探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学科
关键词 经行泄泻 温肾健脾 疏肝 敛肝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医案医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2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0.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林星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临床医学系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行泄泻
温肾健脾
疏肝
敛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半月刊
1672-2779
11-5024/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82-107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2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871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