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肠造口手术是一种治疗大肠癌的最常见、最有效的外科手术,是为治疗患者肠道疾病不得不在患者腹壁上做的人工开口,将腹腔内一段肠管自开口处拉出,并在腹壁上缝合,在腹壁上类似于肛门作用的开口[1],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我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约2万人。肠造口由于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至腹部,且粪便不能随意控制,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加上后期的化疗,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出现焦虑、厌恶、恐惧、紧张等情绪[2]。有研究表明,1/3~2/3的肠造口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压抑、绝望、孤独,严重者有自杀倾向。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已被大家重视,临床中应更多地从道德、亲情、责任的角度支持患者。了解造口患者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加快生理康复,利于尽快恢复社会生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及现状,给临床工作以实际指导,更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文章
肠造口术后病人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造口病人
心理干预
研究现状
综合护理干预对肠造口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肠造口
综合护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心理弹性研究进展
结肠癌
直肠癌
造口术
心理弹性
测评工具
影响因素
综述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心理康复研究进展
永久性肠造口
造口治疗师
造口专科护士
心理康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及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饮食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造口 心理护理 干预
年,卷(期) 2016,(15)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57,15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
字数 2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伟 16 97 5.0 9.0
2 屈秀娜 2 6 1.0 2.0
3 段立美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5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造口
心理护理
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饮食保健
周刊
2095-8439
15-1371/R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70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207
总下载数(次)
77
总被引数(次)
18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