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60例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清N末端利钠肤前体( NT-proBNP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指标的变化,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 NT-proBNP、hs-CRP 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56.95±3.57)%高于对照组,NT-proBNP(325.17±130.67)pg/mL、hs-CRP(5.62±3.24)mg/L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IL-6、TNF-α低于治疗前,SOD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MDA、IL-6、TNF-α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中治疗作用较好,可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及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
推荐文章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丹参多酚酸盐
心功能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参多酚酸盐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患者P CI术后中治疗作用
来源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 PCI术后 作用
年,卷(期) 2016,(31)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1-39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0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急诊科 11 24 3.0 4.0
2 段新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急诊科 13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
PCI术后
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2-1256
23-1278/R
大16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
14-25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96
总下载数(次)
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