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和分析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在腰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Dynesys非融合动态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和近侧邻近节段正常生理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04±28) min 比(123±21) min ],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55±30) mL比(341±3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均明显提高,治疗1年后又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术后1年后手术节段椎间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近侧邻近节段ROM均呈上升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手术侧邻近节段ROM均低于对照组( P<0.05)。讨论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