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液凝血项目与肿瘤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方法 297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60个月,每例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结果 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T危险比(HR)为1.825、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与宫颈癌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低PT组(<10.7 s)的生存期明显长于高PT组(≥10.7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术前PT水平是宫颈癌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推荐文章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的应用价值
二维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宫颈病变
诊断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化疗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化疗药物
HPV16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项目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宫颈癌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鳞状细胞癌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5-1646,16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输血科 8 24 1.0 4.0
2 田丽贞 广东省广州市戒毒管理局医院检验科 1 1 1.0 1.0
3 曹进 广东省广州市戒毒管理局医院检验科 1 1 1.0 1.0
4 张明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输血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鳞状细胞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3-4130
50-1176/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78-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22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36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