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浅麻醉组(NL)组和深麻醉组(ND)组,每组20例(n=20).C组患者行常规监测,NL组和ND组术中除常规监测外使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NT)监测患者麻醉深度,其中将NL组患者术中麻醉深度指数(NTI)控制在37-64范围内,相应麻醉深度级别(NTS)为D0-D2,ND组患者术中NTI控制在13-36范围内,相应NTS为E0-E2.观察并记录术前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毕至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t1)、术华至患者拔管的时间(t2)、术毕至患者定向力恢复的时间(t3)、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谤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结束时(T5)、术毕至患者呼之睁眼时(T6)、术毕至拔出气管导管时(T7)、术毕至患者定向力恢复时(T8)的MAP和HR,并记录NL组和ND组患者在T6、T7、T8的NTI和NTS;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三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用改良Brice interview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发生.结果:①三组患者一般统计学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L组与ND组患者t1、t2、t3以及丙泊酚用量与C组相比有明显差异,ND组与N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患者在T1、T2、T3、T4、T5、T6、T7、T8的M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T3、T4、T5时C组和ND组HR与N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T7、T8时刻NL组和ND组患者N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阶段两组患者不同NTS级别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C组和NL组没有患者发生POCD,NL组患者有1例(5%)发生POCD,三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苏醒和恢复质量,对于研究老年患者术中知晓及POCD的发生具有指导作用.目前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行麻醉和手术的比例不断增加,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各个器宫功能储备性下降,麻醉医生在手术中不仅要关注老年患者的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防止术中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还要注意麻醉药物的用量及合适的麻醉深度,以免引起术中知晓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如何成功实施老年患者的麻醉越来越成为麻醉医生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1]时不同麻醉深度下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观察,以期在老年患者麻醉中应用麻醉药物更加合理,提高麻醉质量,保障老年患者在围手表期安全度过作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