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人工林的危害日益加剧,发生面积虽大小不一,但其共同特征是在林内呈团状分布;由于八齿小蠹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因而种群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长,同时其各虫态均在树皮下隐蔽生活,加之林场内害虫的独特性,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不但危害树木,还对森林经营造成重大损失.为有效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等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本试验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拉样方并采用“五点法取样”选受害木喷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对样地内选取的受害木采用5%氯氰菊酯喷药处理后,害虫死亡率达到97.97%;分别将防治前后受害木上落叶松八齿小蠹害虫数量按等距法分5级,发现防治前Ⅱ级、Ⅲ级受害木所占比例最高;防治后Ⅰ级受害木所占比例最高.
推荐文章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
危险性分析
落叶松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落叶松八齿小蠹
GIS支持下的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测报技术
落叶松八齿小蠹
危险等级
测报技术
落叶松八齿小蠹与长喙壳真菌间的种特异性伴生关系
亚洲落叶松八齿小蠹
Ceratocystis fujiensis
系统发育
落叶松
病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与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落叶松八齿小蠹 生物学特性 防治分析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S791.22
字数 2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建才 148 1273 17.0 29.0
2 贾双竹 11 31 3.0 4.0
3 李琛泽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落叶松人工林
落叶松八齿小蠹
生物学特性
防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