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对含铜构造蚀变带进行了研究,大致查明了研究区铜成矿地质条件,同时对铜矿化(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前人一直把下露河-万宝一带作为寻找铜及其它多金属的重点地区,但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石柱子岩体接触带和辽河群地层中,对周家屯向斜的内部关注较少。铜矿化与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不受层位和岩性的限制,而灰岩更容易形成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铜矿化。周家屯向斜的内部不但有燕山期的岩体侵入,而且中基性、酸性脉岩也很发育,不但围绕岩体有多个铜矿化点(带),远离岩体的构造带中也发现铜矿化,说明周家屯向斜的内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省宽甸县下露河镇田广地区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来源期刊 绿色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矿 燕山期 矿化蚀变带 岩浆岩
年,卷(期) 2016,(1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P536
字数 3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斌斌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3 1.0 1.0
2 金腾瑞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25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矿
燕山期
矿化蚀变带
岩浆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绿色科技
半月刊
1674-9944
42-1808/S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38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35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