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10周龄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建立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饲养。分别在造模后1 d和7 d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液,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IL-4以及IL-10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于2组造模后1 d、7 d分别取每组12只大鼠大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态学。结果观察组造模1 d血清中TNF-α、IL-1β、IL-6、IL-4以及IL-10的表达量分别为79.8±8.7、83.6±8.3、83.3±10.2、83.3±7.8以及82.7±6.8。对照组饲养1 d血清中TNF-α、IL-1β、IL-6、IL-4以及IL-10的表达量分别为69.3±7.2、68.6±7.4、71.4±7.3、69.5±7.6以及65.4±8.6。观察组造模7 d后血清中T N F-α、IL-1β、IL-6、IL-4以及IL-10的表达量分别为96.8±12.4、92.6±11.2、96.8±12.2、95.8±12.5以及90.4±12.2。对照组饲养7 d后,血清中 TNF-α、IL-1β、IL-6、IL-4以及IL-10的表达量分别为82.1±9.5、70.3±6.8、82.2±12.6、82.2±8.6以及67.1±6.4。观察组 TNF-α、IL-1β、IL-6、IL-4以及IL-10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激发后可产生 T N 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又同时可以释放L-4以及IL-10等抑制炎症反应的因子。干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炎症反应因子的释放,可有效预防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同时,也能指导临床治疗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对颅脑外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颅脑损伤
小神经胶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肿瘤坏死因子α
阿托伐他汀
小儿颅脑外伤后癫痫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
脑电图
儿童
颅脑外伤的精准化治疗
颅脑损伤
颅内压
去骨瓣减压
亚低温
精准医疗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的建立
小神经胶质细胞
视网膜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颅脑外伤 胶质瘢痕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胶质细胞
颅脑外伤
胶质瘢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